芬蘭經驗(民間)

芬蘭人曾在環境永續發展指數上,被評為世界第一,如今更是努力推廣舊物新用。

打開報紙與電視,經常看到教人從舊材料中創造新用途的節目與新鮮點子,從設計師、新聞媒體、到民間組織,都提倡從舊中創新,既降低不必要的購買,也減少垃圾的製造,還可以訓練個人想像力,一舉數得。

二手回收市集與民間團體,也舉辦各種活動與工作坊,教導民眾使用舊材料,創造新用途,鼓勵大家學習傳統的生存智慧,不只是舊布可以織成好地毯,生活中幾乎每一件物品皆可重生,比方利用舊布料,人人都可以做出獨特的背袋,他們說:「自己做的獨特背袋,比香奈爾的袋子有特色!」

好幾個家居佈置相關的電視節目,則請年輕設計師一起到跳蚤市場尋寶,看設計師帶頭用創意與巧手,賦予舊物新生命,就讓人們在嘖嘖稱奇之餘,更想自己動手嘗試,報紙也刊出廢物新利用專欄,鼓勵人們從居家的小東西做起,垃圾從來就不一定要成為垃圾,只要用新的眼光看待,勤於嘗試動手,就可以為家居生活畫龍點睛,環保又有創意。

 

 


 

香港經驗(企業)

商界環保協會 http://www.bec.org.hk

商界環保協會有限公司是一所私營的非謀利機構,由私營機構環保委員會及環境技術中心於2000年12月合併而成。在1989年成立時,協會只為工業界提供環境科技示範,時至今日,協會已發展為全面化的環保顧問資訊中心。協會旨在:為工商機構提供有助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術及管理方案、進行環境研究和推行對環境有直接裨益的環保計劃。

協會匯聚多間大型企業的資源和力量,以商討本地的環境問題。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食物局副局長亦列席協會的會議,以觀察協會的運作。

協會位於九龍塘賽馬會環保樓,環保樓內設有設備齊全而樓底特高的展覽館、演講廳及課室,容納人數可達120人,適合各機構舉辦講座、展覽或宣傳活動 。 

服務範圍

  • 為工商界提供顧問服務及進行環保研究; 

  • 提供環保建築的評審服務; 

  • 舉辦會議、講座、工作坊及培訓課程; 

  • 設立環保展貿館; 

  • 舉辦環保獎勵計劃;

  • 出版環保雜誌及指南。

環保顧問

  • 獨立而全面的環境審核及檢討管理方法; 

  • 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及編製環保報告(如有需要,更可協助申請ISO 14001證書); 

  • 建築物能源審核及室內空氣質素研究及其他程序; 

  • 發展及講授度身訂造的雙語培訓課程;及 

  • 其他服務,包括可行性 研究及工業支援計劃。 

環保建築評審:香港建築環境評估計劃

環保會議

培訓課程及講座

環保展貿館

環保獎勵計劃 

舉辦「香港工業獎-環保成就類別」,藉以表揚和嘉許環保成就卓越的本地生產商。

舉辦「香港環保產品獎」分為環保產品及環保設計兩個類別,以嘉許廠商在製造產品或設計新產品時融入環保概念,減低產品於其使用周期中對環境構成的影響。

環保刊物

  • 環保警戒線:由商界環保協會出版的中英對照環保季刊,旨在提高工商界的環保意識;

  • 環保標籤指南:本中英對照指南,旨在介紹香港主要出口國家現行的環保標籤制度; 

  • 運輸包裝的國際條例及趨勢:本中英對照指南,旨在講解選擇運輸包裝物料時需注意的事項,以及香港主要貿易夥伴現行的運輸包裝條例及守則; 

  • 歐洲包裝廢料管理系統:本中英對照指南,旨在介紹德國杜爾勒系統及歐洲多個國家現行的包裝廢料管理系統; 

  • 飲食業之商業污水:本中文指南為飲食業提供具成本效益的環保方案,以解決污染問題; 

  • 香港建築環境評估計劃 ( 新商業樓宇、現有商業樓宇及新住宅樓宇 );及 

  • 環保購 物指南:本中英對照指南為買家及管理階層介紹不同類型的環保產品、服務及技術。

 

 


 

台灣經驗(全民與政府)

這兩天看到的台灣回收新聞,成效值得鼓勵!加上慈濟等團體與環保人士的積極參與投入,台灣環保意識高漲指日可待!

環保署今天指出,經全民多年努力,垃圾回收率從87年的5%,到去年底已超過41%。平均每人每日垃圾清運量也從1.143公斤,降低到去年的0.532公斤。

由於這些成果,使得垃圾處理有9成以上都採焚化處理,焚化後的底渣,從92年起到去年底累計再利用量已達172萬公噸,回收36萬噸鐵及6萬噸非鐵金屬,回收的有價資源高達7.8億元。

垃圾分工作做得好,「底渣也可變黃金」,目前焚燒後的底渣,只應用在管溝回填運用。未來如分類工作做得更仔細,底渣品質提升,能獲得有關單位信賴,底渣未來更可用於鋪設自行車道磚或人行步道用磚,創造更大經濟利益,達到資源永續使用目的。

而台南市資源回收率全國居冠,其中整合社區、回收企業以及個體拾荒者,建構完整的資源回收體系為其成功關鍵之一,更值得各層級政府肯定.效法。

 

【大紀元1月9日訊】

在社區方面南市富強里長李寶猜說,在環保局的輔導下回收點除了變乾淨外,回收量也大增。她表示這是因為在環保局的輔導之下,回收的項目較多也要求美觀,使得回收點不等於髒亂點。鳳凰里吳湧輝則興高采烈的表示,為了鼓勵里民資源回收他辦了一個比賽,讓里民踴躍參與。除此之外,對於里內廚餘堆肥的推廣,吳湧輝不餘遺力也得到大家的讚賞,他更頗有心得的指出,使用杉仔屑堆肥的效果最好,堆肥不會臭。

在回收企業方面南市廢棄物資源回收公會理事長宋濬宏表示,時代在變環保的做法也在變,「拾資軍」補足了資源回收體系的某些部份。考量「拾資軍」工作時的安全,公會捐贈「拾資軍」全年100萬的人身意外保險並且在收購資源回收物的價格給予高約10%的優惠價金。宋濬宏也呼籲「拾資軍」不要把回收物囤積在家裡造成環境的髒亂。

在個體拾荒者方面,遭遇意外車禍的李榮順、顏春霞夫婦從事資源回收工作已經10年了,家裡堆了很多回收物,自從加入「拾資軍」後有固定路線可撿拾、居家環境整潔、生活收入平均增加10%。另一位成員廖秋雄則爽朗的說「骨力做,打拼收」就對了。

會後環保署長陳重信也表示,對台灣的環保成果感到很驕傲,台灣的資源回收率之高,很多國家包括美國都做不到,尤其在推動零廢棄、源頭減量工作,我們做的比先進國家、美國等都還好。

 

 

台灣環保相關網站

http://www.edf.org.tw/index7.htm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ugimug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