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_20071123061310959.jpg 

尋找王惠強

文:紀大偉(小說家,時報文學奬得主)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在編輯《酷兒啟示錄:台灣當代QUEER論述讀本》的時候:我一直希望能在漫溢文字的集子中配置合宜而又挑逗的插圖,而且最好出自本地畫家之手。尋尋覓覓之餘,在「地下社會」酒吧喝酒時看見王惠強的畫作。其實之前就在刊物上不時看過王惠強的作品,印象一直很深刻,但坐在「地下社會」的時候才猛然了悟;

這就是我正在尋找的畫作啊。

玉惠強的黑墨線條魅惑而流利,風格如版畫,其間隱現黑色幽默,讓人恍惚指認出昔日希臘陶瓷上惡名昭彰、也讓人津津樂道的春宮景致。他的畫作反覆詠嘆同性戀情慾以及對於陽具的迷戀:肉體交纏,妖魔肆行,不論美醜,無分老少,一人DIY到三人以上的性狂歡,輕描淡寫就畫出荒淫無道的氣味以及同志的受虐美學( masochism),

自從初見王惠強的畫作以來,我都不免聯想起百年前另一個世紀末,和酷兒大媽王爾德交好的畢爾德斯理(Aubrey Beardsley, 1872-98 ) 。

畢爾德斯理是英國插畫名家,總以黑白分明的圖像呈現出淫邪的世紀末高潮,畫作中融和了西洋神話、希臘瓶繪以及日本版畫等等的風格。比如,他所畫的莎樂美:眷戀男色的舞女莎樂美拾起施洗者約翰的首級,頭顱流淌下夾的血柱一如花莖。畢爾德斯理具象而充份展現了當時美艷欲滴的時代風格,而我覺得百年後的王惠強也畫出了我們的世紀末。

後來,終於見到王惠強本人--或計你也曾經在廣告、電影、小劇場中見過他的演出--聊過之後,才發現他原來沒有受過畢爾德斯理或歐洲繪畫的影響,而純粹是由個人的創作慾力出發。王惠強這個人本身好像是和他的畫作若即若離的,未必讓人直接聯想末世的荒誕,反而顯得天真誠樸而不社會化。或許他的筆觸就來自某種原欲,橫跨時空疆界,而且難以說明--如此,正是酷異之處吧。

王惠強的畫作結集出版,我樂觀其成。他的作品本來就不該只是插圖而已,而具有獨立的主體佳,何不完整地供人褻玩?我在此嘮叨的文字並不能道盡王惠強作品的趣味,唯有直接展讀才能感知暢然快意的流蕩。

 

寫於<原欲:王惠強男體原欲畫作>出版書序1998.8 旺角出版社,民國88年出版,【ISBN號】:9789579817691 / 9579817693,【裝幀項】:21cm / 125頁

 

128429148419218750.jpg 

 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ugimug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