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239.gif

 

由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在台灣引進推廣

http://www.hondao.org.tw/service_1.htm


※時間貨幣的源起

  時間銀行(Time Bank)的想法是由美國Edgar Cahn先生在1980年時期的創舉,其推動的動機是因為一場生病讓他感覺到自己沒用,如他所說:「我不想覺得自己沒有用」。在1980年代有許多人被視為沒有貢獻,如失業者、老人及小孩。他提出為何不回饋他人合宜的舉止(decency)及愛心(caring)?於是在美國推動時間銀行的理念。Edgar Cahn提出下列時間銀行的基礎原則:(Castolo etc. 2004)。

1.  資產(Assets):我們這個社會的實質財富是「人」。

2.  重新定義工作(Redefining work):不是只有能「賺錢」的事情才是一項「工作」。

3.  互助(Reciprocity):我們必須打破單方面的慷慨贈予,變成雙方互換。從「你需要我」,變成「我們需要對方」。

4.  社會資本(Social capital):透過當志工我服務了妳,也同時交了妳這一個朋友。


  「時間貨幣」概念興起於1980年代的美國,而後擴至全球;全世界有超過1000個以上的「時間銀行」(Time banks)組織。這種概念是用自己的勞務或知識,提供他人解答或幫助,來換取自己需要的服務,是一種非經濟交換方式的交易。美國芝加哥、英國倫敦等城市在這幾年,開始意識到,幫助別人、為人付出時所得到的回饋與尊重,讓他們覺得自己被需要,且有存在感。以美國華盛頓特區等幾個大城興起的「時間貨幣」(Time Dollar)組織,以及日本的「照護券」(tickets for caring relationship)系統、香港的「時分券」,是城市居民渴望認同、尊嚴下的產物

  時間銀行在台灣推動10餘年,但常僅止於時數的儲存、鼓勵志願服務的推動。但要落實時間銀行的發展,需以互助為核心,並融合社區意識,方能發揮時間銀行的實質意義。綜觀國外推動的經驗,日本與香港皆以「社區」為推動單位,講求人與人之間互助的價值,進而模糊時數交換的重要性。因此,我們企圖用遊戲的方式推動社區時間貨幣,藉由社區時間貨幣的流通,讓社區民眾得以互相幫助、互相依賴,同時互相受益。

 


image003.jpg


 

※時間貨幣的核心價值

弘道參考日本與香港推動時間貨幣的經驗,發現時間貨幣的核心價值在於1)促進社區互助;2)促進社區經濟。以下分享日本與香港經驗。


1)促進社區互助

  在日本,時間銀行起源自水島照子在大阪成立「勞力銀行」,以勞力的交換來計算時間的單位。1991年Sawayaka基金會誕生,其理念是為創造新的「互助社會」。

  都市化後的居住型態讓民眾彼此不熟悉、關係淡薄,需要幫助也很難說出口,此方案的用意是讓大家打破距離,為了推展社區互助,發展出了「時間貨幣」(地域通貨)。Sawayaka基金會除了協助各個團體在社區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域通貨,更整合地方的意見,為民意發聲。在目前日本全國共有600個團體正在推動時間貨幣,以「時間」為單位互換,因為每個人每天都公平擁有24小時,不論你的性別、健康、社經地位,以「時間」為單位都具有「等價性」。誰都能付出己身持有的能力,透過能力的展現,他能體會到自己是有貢獻的,感受到生命的價值。

  但是我們該如何讓社區中那些不認識的人,彼此認識,知道對方呢?於是開發社區的閒置空間發展成社區居民的聚會所,增進彼此互動交流的空間,我們會與人有更多的交流及接觸。漸漸,我們對彼此會更熟悉,也會找出志趣相投的朋友。

  活用社區居民的力量,加強互助互動的功能。使「共助」成為社區最大的資源。理想中的社區應是民眾彼此間能「很輕鬆的打招呼」、「活用社區民眾的能力和技術」。希望社區中的人與人都對彼此認識、至少有印象,當有人有需要協助時,可以就近請社區中的居民幫忙,不會完全孤立無援。


2)促進社區經濟

  在香港,由聖雅各福群會主辦、樂施會協辦的「社區經濟互助計劃」從2001年開始實施。計劃主要是透過「時分券」,促進社區內居民服務及貨品的交換;同時透過互相幫助的方法,達到「人盡其才、物盡其用、地盡其利、各取所需」的經濟目標。樂施會贊助發行的時分券共分為1小時、1/2小時、1/6小時、1/12小時四種面額,結合時數與購買物品消費的功能,加入會員的商店收到會員消費的時分券時,也可要求會員供給服務。例如:香港一間藥房請老奶奶協助包藥,工作結束後就給予老奶奶時分券,老奶奶需要別人代購物品或改變家裡擺飾時,就可以拿出賺來的時分券請其他會員幫忙。

 


※時分券交流方式有下列幾種:

【時分天地】收集社區二手物,接受會員寄賣物品、提供會員交換及交流場所;若你找不到需要的服務或物品,或不知道怎樣賺取時分券,也可以找時分天地的熱線配對。

【來墟】會員在跳蚤市場中自己擺攤,互相交換自己所擁有的資源,如剪髮、按摩、診症、珍藏物品等等。

【登廣告】你可以在會員通訊上刊登廣告。

 


 image001.gif 

 

※  如何玩時間貨幣

弘道為時間貨幣取了一個活潑的名稱「互助券」,面額分為三種,為「60分鐘」、「30分鐘」與「10分鐘」。以下介紹互助券的玩法與規則:

1)會員入會方法:有意加入者請向申請單位負責人申請,並繳交 100元會費、填寫會員申請書。會費1年100元,會費中3成作為互助券的行政成本;7成作為申請單位推廣互助券之支出,由負責人保管。

2)會員入會時可獲得300分鐘的互助券,60分鐘3張、30分鐘3張、10分鐘3張。交換以服務的時間為計算方式,例如60分鐘服務換取60分鐘互助券。。

3)採行雙向會員制,會員必須提出需求,亦提供服務,促成「受助(你幫我)、助人(我幫你)」,發揚「互助」精神、貨幣才能流通喔!

 

125.jpg 

 

4)互助券背面印有記錄空格,為了記錄會員之間的交換狀況,包括服務時間、服務項目、收券人、付券人等欄位,當會員行使服務交換時,務必留下紀錄。互助券背面之登錄欄滿格後,請持券的會員送回發給單位兌換新券。

5)互助券於每年年底時繳回發券單位,當年未使用完之時數即「歸零」不再累計。互助券也會採行每年度重新發行制。

6)公眾服務方面,例如活動的時數認定可由會員自行討論認定,長輩亦可鼓勵認養公眾的服務工作,例如帶領健康操、澆花、泡茶等等,互助券由負責人發出。

7)當互助券用完時,會員最高可借240分鐘。借互助券需得到至少1位會員簽名支持,並於半年內歸還,需還清借券才可再借。若借券到期仍未能歸還,可要求借券人以所借時間為公眾服務。

8)會員有意退出時須向負責人提出申請,退出時需還清所有的互助券,且不退還會費。

 

 


※  2007年玩時間貨幣的社區

台中縣烏日鄉仁德社區(仁德幫幫家族)

台中縣龍井鄉龍西社區(龍龍幫幫家族)

台中縣和平鄉健康促進推廣協會(和平幫幫家族)

高雄市前金長青活動中心(前金幫幫家族)

台中縣外埔鄉健康推展協會(媽祖幫幫家族)

弘光科技大學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(弘光幫幫家族)

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(大弘人幫幫家族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ugimug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